保費試算 :🔥2025年新生兒醫療保險👍最佳選擇 (高額一次金+住院日額+實支實付)

麥爸 製作
2025/04/24
📢新生兒規劃重點
🔥一般新生兒保費每月 $1500左右
👍保費盡可能不要造成生活困擾為首要
⭕️理賠保額要足夠,不然我們的保險一點都不保險

🌟現在的環境賺錢不容易,錢要花在刀口上
    為人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
    所以人家推薦什麼保險
    往往都不會考慮太多,只要能付得出來你就買單了

📍新生兒的保障內容:

✅意外失能金 最高200萬
✅意外實支5萬

✅骨折 最高6萬
✅住院雜費50萬
✅門診手術&雜費 4.5萬
✅疾病住院 7500元/日(含實支實付)+住院慰問金每次1000
✅意外住院 8500元/日(含實支實付)+住院慰問金每次1000
✅癌症住院 13500元/日(含實支實付)+住院慰問金每次1000
✅住院/門診特定手術 4.5萬
✅癌症手術 最高9萬
✅重大傷病一次金 150萬          
✅癌症一次金 最高310萬
✅兒童壽險69萬
📢重大燒燙傷200萬- 產險 (可額外附加)

🎯新生兒保險規劃的五大保障

❶意外險 (意外失能、實支實付)
小孩成長階段活潑好動,也沒有危險意識,意外造成受傷的機率較高,一般像是燒燙傷、四肢頭部擦撞傷、骨折等等,以上狀況就醫,可能需要負擔就醫費用,有意外實支實付、骨折險就能負擔相關費用,甚至嚴重一點的特定燒燙傷或是失能殘疾也都是很大的費用。

❷醫療險(醫療雜費、病房費、實支實付)

現在的孩子生在充滿病毒的環境,各種病毒侵襲(腸病毒、腺病毒、黴漿菌感染、泌尿系統發炎等等),若採用效果較好的藥物治療或醫材,相對要額外付出不少的費用,這些都可以用實支實付給付。
需要的自費項目如下:
➡️病房 : 升等單人房、特等病房
➡️藥物:抗生素、益生菌、標靶藥物
➡️手術:達文西手臂、腹腔鏡器械、微創手術
➡️醫材:鈦合金骨材、人工醫療材料
➡️選擇有(轉換日額理賠)的險種

❸重大傷病險(健保型)
依據健保核發之重大傷病證明,醫師開立診斷書及病歷摘要等證明,重大傷病項目多,理賠範圍只增不減,內含22大項(扣除8類) 可細分300多項疾病 。
孩童常見申請重大傷病卡的疾病如下:
➡️小兒麻痺、腦性麻痺
(估計每三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腦性麻痺兒童)
➡️惡性腫瘤
(白血病、惡性淋巴瘤、神經母細胞瘤等)
➡️川崎氏症
(好發於 5 歲以下的寶寶)
➡️先天性肌肉萎縮症
(隱性遺傳,帶因者本身不會發病或有任何症狀)
➡️紅斑性狼瘡
(台灣約每10萬個人中就有6人罹病)
➡️克隆氏症
(腸道發炎的罕見免疫系統疾病)
➡️慢性精神病...等
➡️並非重大疾病7項
特定傷病22項或是精選傷病41項

❹癌症險(一次給付型、療程型)
白血病、腦癌、淋巴癌是出生後到成年前階段,最常見的兒童癌症,這些癌症頑固難治,長期治療耗費金錢極大,新生兒保癌症險保費較低,可以用幾千塊的代價,轉嫁昂貴的醫療費用,更重要的是,不用因為高額的醫療費用,選擇降低治療的品質。

❺個人責任險
孩童成長過程中,難免活潑好動,若當不小心造成他人身體受傷,或是摔倒打破貴重財物損失時,可由保險公司代為理賠的一種保險

📢新生兒最佳投保時機

新生兒篩檢可分成二種
🌟衛福部健保補助的21項篩檢
🌟醫院的自費檢查
健保補助的21項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」
會在出生後48小時後採血檢驗,檢查如有異常大約會在出生10天後通知家長。
只要我們趕在這10天內投保,因為不知道篩檢結果如何,這時候嬰兒會被認定為健康寶寶,就算最後篩檢報告異常,保險公司還是得理賠。
保險公司依金管會函令修訂保單條款,將「等待期除外」的11項疾病項目,增加至21項。
若檢查出現異常後再投保,就有可能延期承保或被拒保的可能性。
⚡建議優先選擇無疾病等待期醫療內容
就能儘快幫寶寶做自費篩檢

📢新生兒投保建議流程
出生前15天       >  ❶與保險人員討論好保險內容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❷想好姓名準備報戶口資料
出生後48小時   >  ❸做21項新生兒篩檢(一定要)
出生後3-10天   >  ❹在檢查結果出來前投保
投保後30天      >  ❺在做醫院提供的自費檢查
💡若必要還是依照寶寶實際狀況醫生建議為主!
列印報表
刪除組合
新增附約
新增附約
新增豁免
刪除組合
新增附約
1,700 元
附約
616 元
附約
290 元
附約
440 元
附約
2,349 元
新增附約
新增豁免
刪除組合
新增附約
3,100 元
附約
3,770 元
附約
420 元
附約
567 元
附約
2,909 元
附約
280 元
附約
221 元
附約
2,001 元
新增附約
新增豁免
新增主約
計算中
列印報表
查看保障明細
0
%
Loading...
失能(殘廢)
  • 預設為該年齡預期的總看護費,登入會員並匯入被保險人資料能提供較精準的分析。
  • 商品%數是以六級殘計算,殘扶金為平均餘命&保證期間取大加總。
0
%
Loading...
重疾癌症
  • 建議額度200萬。
  • 額度以癌症一次金計算。
0
%
Loading...
醫療
  • 建議額度20萬。
  • 額度以醫療雜費計算。
0
%
Loading...
身故
  • 預設需求額度為0,登入會員並匯入被保險人資料能提供較精準的分析。
  • 身故%數僅計算壽險額度,只包含意外身故的意外險不會納入計算。
查看更多保費趨勢

此處以被保險人年齡呈現每年所繳保費

查看更多累積總繳保費
總保費
0 歲
-
1 歲
-
2 歲
-
3 歲
-
4 歲
-
5 歲
-
6 歲
-
7 歲
-
8 歲
-
9 歲
-
10 歲
-
11 歲
-
12 歲
-
13 歲
-
14 歲
-
15 歲
-
16 歲
-
17 歲
-
18 歲
-
19 歲
-
20 歲
-
21 歲
-
22 歲
-
23 歲
-
24 歲
-
25 歲
-
26 歲
-
27 歲
-
28 歲
-
29 歲
-
30 歲
-
31 歲
-
32 歲
-
33 歲
-
34 歲
-
35 歲
-
36 歲
-
37 歲
-
38 歲
-
39 歲
-
40 歲
-
41 歲
-
42 歲
-
43 歲
-
44 歲
-
45 歲
-
46 歲
-
47 歲
-
48 歲
-
49 歲
-
50 歲
-
51 歲
-
52 歲
-
53 歲
-
54 歲
-
55 歲
-
56 歲
-
57 歲
-
58 歲
-
59 歲
-
60 歲
-
61 歲
-
62 歲
-
63 歲
-
64 歲
-
65 歲
-
66 歲
-
67 歲
-
68 歲
-
69 歲
-
70 歲
-
71 歲
-
72 歲
-
73 歲
-
74 歲
-
75 歲
-
76 歲
-
77 歲
-
78 歲
-
79 歲
-
80 歲
-
81 歲
-
82 歲
-
83 歲
-
84 歲
-
85 歲
-
86 歲
-
87 歲
-
88 歲
-
89 歲
-
90 歲
-
91 歲
-
92 歲
-
93 歲
-
94 歲
-
95 歲
-
96 歲
-
97 歲
-
98 歲
-
99 歲
-
100 歲
-
101 歲
-
102 歲
-
103 歲
-
104 歲
-
105 歲
-
106 歲
-
107 歲
-
108 歲
-
109 歲
-
110 歲
-

此處以被保險人年齡呈現每年所繳保費

保險經紀人提供投保、風險規劃和理賠申請等服務,透過他們可以為保戶提供多家保險公司的商品規劃,點擊卡片將前往該保險經紀人的保戶服務頁面。

*Finfo 受上述保險經紀人公司委託刊登服務訊息,並提供連結方便使用者前往其服務頁面,不代表 Finfo 做任何推薦或服務之要約。

網站提醒

1、Finfo僅為系統服務提供者,本網站所有資訊僅作為您選擇產品或服務時的參考利用,不應被當作任何投保、財務諮詢或建議,Finfo亦未對所載產品進行背書。使用者應基於自身情況審慎判斷是否向第三方機構進一步洽詢、申辦或購買該產品或服務。

2、Finfo會盡最大努力維護網站上之資訊、內容和資料的準確性,您必須意識到內容可能是不準確、不完整亦或是過期的。若有任何疑慮,請以官方資訊為準。

3、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,不代表實際投保內容,亦無法取代官方正式文件,詳細內容以保險公司官方資訊為準。

確定

等等等等一下!

你這樣瀟灑地離開,剛剛的試算變動都不會保留,讓我們先冷靜一下,先儲存再說,好嗎?

離開
儲存
發布了